记者 张家祯
八百里秦川连绵壮阔,十三朝古都文明厚重。文艺工作者们将心头最朴素的情感凝结,让陕西地方歌舞焕发文化魅力。10月12日,由陕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与深圳聚橙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的《民乐映九州,秦韵梦长安》全国巡演刚刚结束,参加巡演的陕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的演职人员又投入到排练中。
作为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财政厅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此次巡演在石家庄、郑州、深圳、西安等17座城市总计演出20场。
此次巡演内容涵盖各个时期极具代表性的陕西地域特色民族器乐曲,不仅有历经几代陕歌人创作首演的经典器乐小品《鸭子拌嘴》《老虎磨牙》《春莺啭》,也有极富艺术高度和影响力的陕派民族器乐精品《香山射鼓》《遐芳怨》《秦腔牌子曲》《秦风》,更有长安古乐、碗碗腔等改编的经典器乐小合奏《新翻别子》《秦韵》。这些精品力作以独奏、重奏、打击乐重奏等形式,展现秦韵、秦风,彰显了陕西风格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传统经典名曲让听众在音乐中穿梭千年,在一场场听觉盛宴中尽览千年长安的人文盛景。
陕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作为陕西民族音乐的一支重要力量,在长达8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为陕西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一大批以陕歌音乐家为主创群体、以西安鼓乐和陕西民间音乐为基调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多年来,民族乐团不断通过在国内国际的成功演出,将“长安乐派”的精神风貌展示给世人,使其标志性意义愈加凸显,风格特征愈具魅力,社会影响愈加广泛。
时间倒回1940年,西北文艺工作团(陕西省歌舞剧院的前身)在延安诞生。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团名,并让人制成牌匾。西北文艺工作团团员深受鼓舞。
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斗争实践中创作出《向劳动英雄学习》《拥军花鼓》《拥军爱民》《红军万岁》等一大批深受群众喜爱、贴近老百姓的歌舞剧作品,生动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的生活。那时的西北文艺工作团既是宣传队,又是工作队、战斗队,以文艺演出为武器,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此之后,这支从延安走来的文艺劲旅,高举延安文艺火炬,一路接力,由小到大,从弱转强,先后更名为西北人民歌舞剧团、陕西省歌舞剧院。
“一直以来,陕西省歌舞剧院创作和演出的内容都立足本土,传承民族文化,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歌唱家冯健雪说。陕歌创作和演出了大量反映工农业战线新人新貌、歌颂革命英雄主义、促进民族团结的舞台艺术作品,激励一代代人昂扬斗志,成为激情岁月的历史见证。
作为陕西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亮丽名片之一,“仿唐乐舞”久演不衰。1982年10月,陕西省歌舞剧院原古典艺术团编创的《仿唐乐舞》在西安首演,这是我国第一部古典宫廷乐舞。1983年,陕西省歌舞剧院原歌舞团推出《唐·长安乐舞》。两台完全不同的唐代乐舞演出在院团改革合并的大潮中逐步融合,最终形成了广为人知的“仿唐乐舞”,并作为中国首个文旅融合的旅游演艺,在国内外旅游市场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经过陕歌艺术家群体的悉心研究和再创作,探索断代失传的唐代乐舞的艺术作品再现了盛唐气象。“《仿唐乐舞》首次进京汇报演出时,老一辈革命家亲临观看,称赞这个演出排得好,还鼓励支持我们走出去,自此世界各地的演出邀约纷至沓来。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让陕歌有了新发展。”冯健雪说。
40年来,“仿唐乐舞”演出4万余场,辉煌时期曾在4个剧场同时驻场演出,先后接待过1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要员,出访60多个国家和地区,观演总人数超过3000万人,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2013年,“仿唐乐舞”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不可替代的文化传承性,成功入选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陕西文化演艺的第一方阵,陕歌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为己任,创作出大批具有民族文化精神、唱响时代主旋律的优秀剧目。古典乐舞《唐乐舞》、舞剧《高粱情》、民族舞诗《信天游》、乐舞诗《大唐赋》《长安月》、情景交响音乐会《中国魂》、歌舞音画《金格灿灿彩》、舞剧《丝绸之路》、“大汉三部曲”《张骞》《司马迁》《大汉苏武》等几十部歌剧,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文化使节”的独特作用。
一直以来,陕歌在陕西各类重大文化活动中勇担重任,发挥窗口和主渠道作用,送戏送艺下乡,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满足城乡人民的文化需求;讲好中国故事,当好陕西文化使者,足迹遍及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扎根人民,持续推动精品创作,屡获国家大奖。
陕歌这支诞生在革命圣地延安、成长于战火硝烟中的文艺团队,在中国文艺发展的道路上从未缺席。在新时代,陕歌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一路踏歌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