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金沙城中心

图片
首页/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 正文

要守护好中华文脉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汉中市博物馆回访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3-07-30 13:29

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汉中市考察。第一站,就来到了汉中市博物馆。古汉台上,桂荫堂前,望江楼下……一段澳门金沙城中心:历史文化的美好征程就此开启。

汉江两岸星罗棋布的石器时代遗址、湑水河畔商代精美绝伦的青铜器、汉家肇始风云际会的诸多史迹……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历史长河流过历史名城,留下众多珍贵印记,汉中市博物馆贮藏了这些珍贵印记,展示了城市的历史文脉。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汉中市博物馆有关历史文物展陈,了解汉中历史文化、文物保护情况。他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文物·文明

汉中市博物馆讲解员贺向兵永远忘不了那一刻:12时许,习近平总书记从博物馆北门进入后,沿着东侧的台阶拾级而上,在刻有“汉台”的石碑前驻足,他的讲解正是从这里开始。

“总书记平易近人。”回忆起全程40多分钟的讲解,贺向兵仍然心潮澎湃,“起初还有些紧张,但是看到总书记和蔼可亲的笑容,我很快就放松了下来,越讲越好,越讲越顺。”

“石碑上的‘汉台’二字,是汉中郡守朱闲圣于公元1738年重书,就是为了纪念我们脚下的高台遗址。”贺向兵向总书记介绍。

贺向兵记得,总书记听了介绍后,称赞古汉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古汉台是刘邦被封为汉王时的宫殿遗址,宋代至民国时期为汉中府署所在地。今天的古汉台是由自南向北的三座院落组成,如今,记者漫步其中,可见庭院古朴典雅,古树遒劲挺拔。

一场展览见证一座城的历史。

桂荫堂位于中院,雄踞古汉台之上,气势恢宏。以“汉水·汉风·汉韵”为主题的汉中历史文化展,依次展示了汉中史前、商周、两汉、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

旧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石球、手斧、砍砸器,与三星堆出土的面具十分相似的城洋青铜器兽面饰、人面饰,体现汉代劳动人民“稻渔共生”理念的红陶陂池……贺向兵讲得生动细致,总书记听得饶有兴致。

“鸿门宴”“筑坛拜将”“萧何月下追韩信”……穿过中院和南院之间的走廊,习近平总书记准确“点出”两侧壁画所讲述的历史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对文物保护都非常熟悉,一边参观一边同我们分享交流。”陪同讲解的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梁中效说,“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探索澳门金沙城中心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切实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方寸之间,一览千年。

到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抽时间到博物馆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沿革,他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

“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这一次,他把目光投向了汉中的历史文化。

“总书记看得很认真,听得很仔细,问得很细致,我深深感受到他对汉中历史文化的关注和重视。”回忆当时情景,贺向兵深受鼓舞,“今后,我要在深入了解展馆文物的同时,更要熟悉文物背后的故事,更好地把汉中的历史文化传播出去,让博物馆更好发挥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和其他城市的博物馆一样,汉中市博物馆这所“大学校”,正赋予人们源源不断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力量。

保护·活化

鸟语蝉鸣,茂林修竹,紫薇花盛放。

习近平总书记沿着竹林小道来到南院。院东侧,是褒斜古栈道陈列室。

陈列室入口处,一张“秦蜀古道示意图”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总书记询问了古蜀道的情况。

回忆起为总书记介绍古蜀道“北四南三”共七条道路时,贺向兵说:“七条古道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南起汉中褒谷口、北至眉县斜谷口的褒斜道。”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了褒斜古栈道的作用、形制和修建方式等。

褒斜古栈道陈列室正对面,是“石门十三品”陈列室,这里展陈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石门十三品”。

“‘石门十三品’是十三方摩崖石刻的总称,它的时间跨度从东汉到南宋,是研习书法的人前来膜拜的地方。”听着贺向兵的讲解,总书记不时微微点头。

石门是连接关中平原和汉中平原的褒斜古栈道南端的一段隧道,是蜀道的重要部分,系东汉年间所开。千载栈道之旅,产生了以“石门十三品”为代表的众多书法杰作,内容涵盖记事、抒情、咏物等诸多方面。

“栈道不仅是一条交通之路,亦是一条诗歌之路、文化之路。”汉中市博物馆馆长卢辉说。

在“石门十三品”陈列室,每一方石刻的上方都有一张与原件大小、形状一致的拓片,就是为了让参观者能更加清晰地辨识碑刻文字。

“现在能看到这么精美的石刻,得益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一次文物抢救行动。”汉中张氏摩崖石刻拓印技艺传承人张晓光说,“当时,我家就住在褒斜古道南端,因修建石门水库,文物工作者在水库蓄水前,选取了淹没区内不同历史时期的精品石刻,凿迁至汉中市博物馆进行保护。”

“石门十三品”就这样被成功保存,并传承至今。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让文物活起来始终为习近平总书记所关注、所思考。

创新展览展示方式,让文物活起来,汉中市做了很多有益探索和尝试。

在褒斜古栈道陈列室,为了让观众对栈道的路线和形制有更直观的认识,现场布展除了常见的图文,还展示了不同类型的栈道模型,陈列了从褒斜道实地收集来的一些石梁和壁孔。

随着全景数字化项目建成投用,汉中市博物馆策划推出了“天汉故事我来讲”等云展览、云课堂、云讲解活动,策划“石门汉魏十三品”等外展20余次……文物资源和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

“从‘活起来’到‘潮起来’的,不仅是文物和传统文化,更是大众心中泛起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梁中效说。

“我们将不断丰富展陈内容,让博物馆成为集遗址保护、文物收藏、保管研究、展示教育、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高科技、智能化博物馆,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探寻中华文脉。”卢辉说。

共享·共富

断面有咖啡香味、有“金香玉”美称的汉中玉,拥有2000多年历史、被誉为“立体水墨画”的城固架花,指尖上的“绝活儿”汉中藤编……桂荫堂里,非遗文创产品琳琅满目。

“总书记在这把椅子前停留了许久。”指着展厅里一把精巧的藤编竹椅,梁中效说,总书记还同大家讲述起家中曾有一把汉中藤椅,坐着很舒服。

听闻总书记盛赞汉中藤编,汉中藤编非遗传承人徐德中激动万分。“汉中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久负盛名,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总书记的话让徐德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说:“我一定不负总书记嘱托,继续努力,传承发展好这项非遗产业,把这项非遗产业做得更大、更好,为乡村振兴尽微薄之力。”

汉中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05个,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56人,建成省级非遗工坊10个、省级生产性非遗传承基地2个、非遗传习所60余个。

宁强羌绣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讲究“随心而绣”,即不打样、不画线,完全依赖绣娘的技巧和想象力,所以每一件羌绣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历经千年传承和发展,宁强羌绣不仅是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还打开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之门”。

“听完宁强羌绣的介绍后,总书记还询问了相关情况。我深深感受到总书记对汉中非遗和群众发自内心的关心和重视。”梁中效说。

一根根藤条,一双双巧手,创造了无数精美的藤编作品,也“编织”出汉中人民的幸福生活。一条条丝线,一根根绣针,不仅“绣”出了千年的文化,也“绣”出汉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汉中市找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以汉中藤编、宁强羌绣等为代表的非遗项目,积极探索“非遗传承人+工坊+农户庭院+合作社+电商”的发展新模式,带动农户居家就业创业78万人,2022年实现产值258.8亿元。

代代相传的“老手艺”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总书记好!”见到从博物馆参观完毕的习近平总书记,在附近参观的市民和游客迅速围拢过来,纷纷鼓掌问好,掌声和欢呼声如潮水般久久未停。

2008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专程奔赴汉中,慰问汶川大地震中受灾的干部群众。

15年过去了,这里干部群众的冷暖始终牵动着他的心。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对大家说,这次来,看到这里发展变化很大,城市井然有序,他很欣慰。他祝愿大家工作好、生活好、家庭幸福。

“总书记一直惦记着我们。”“生在这样一个伟大国家、伟大时代,真的是太幸福了!”……游客们你一言我一语,沉浸在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的喜悦中,久久不愿散去。

两汉三国,几多往事;汉风古韵,魅力独具。汉中将牢记嘱托,继往开来,把汉风古韵的城市神韵激扬起来,让源远流长的汉文化在新时代谱写出更加精彩、辉煌的华彩篇章。(记者 李宛嵘 杨露雅 陈宏江 穆骋)